首页>最新资讯>商会新闻

《周•知》 | 预警:欧盟对中方出口欧方市场激增或引发限制措施

来源:欧盟中国商会| 发布时间:2025-10-24
分享        

编者按:本周中欧经贸动态频密。中欧、中荷经贸高官先后通话。对欧方来说,需要尽快厘清中方新出口管制措施对欧企影响以及“催促”中方加快审批;对荷兰来说,荷兰经济部在选举前“乱打王八拳”,“接管”安世半导体并引发中方出口管制,这种贸易升级立即伤及荷兰的其他欧洲伙伴——比如德国车企产线告急,有些库存仅能维持一周多到三周左右。在全球化时代,供应链的扰动正在掀起一场蝴蝶效应风暴。关税之下,中国对欧进口激增可能导致欧洲采取贸易措施。媒体还报道,中欧升级出口管制机制性对话,下周将在布鲁塞尔召开紧急会议;德国外长周五宣布推迟访华;在天津,空客在华第二条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投产,标志着更紧密的中法中欧合作。感谢阅读欧盟中国商会《周·知》,祝周末愉快!


周知·重点聚焦

路透社近日报道,当前中国商品持续涌入欧洲,引发欧盟内部对贸易保护措施的强烈呼吁。德国汉堡北部一家百年轮胎翻新企业,二战后曾为英国占领军供胎,如今因中国轮胎“冲击”陷入困境。报道说,自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加征关税后,中国轮胎对欧出口量激增,这家隶属意大利马朗贡尼集团的德企明确表示,欧盟需行动维护公平竞争。该公司老板克莱门斯·齐默尔曼表示:“亚洲全新卡车轮胎价仅为高端新胎40%,有时比翻新胎还便宜,经营压力极大。”他提到今年德国多家轮胎厂因冲击关闭,目前正联合行业高管及法意等国政府,呼吁欧盟护本土企业与就业。据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欧盟或采更迅速务实的应对手段。

欧盟贸易案件积压严重,调查进程延迟。欧洲企业普遍认为,中国企业借低价外销弥补美国市场损失,部分因中国国内消费疲软,虽无确凿证据表明中国蓄意调出口流向,但数据已显变化。今年欧盟委员会启动15项调查,对马口铁、木地板等18类中国产品征最终关税,却因担忧中方报复,回避对中国大型出口行业加税。德国态度尤为谨慎,虽部分行业难与中国竞争,但其疲软经济仍依赖对华贸易,不愿激进施策。

中国对欧出口增长引发欧盟“警惕”。欧盟4月成立的进口监督工作组发现,中国对欧出口的纺织品、化学品、机械等10类产品。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欧插电式混动汽车进口翻倍,胶合板等特色产品进口增幅达10倍。中国海关数据显示,9月中国对美出口降27%,对欧出口增超14%,流向变化明显。

此外,中国快时尚、廉价家居借速卖通、Temu等电商平台入欧,利用欧盟150欧元以下包裹免税政策直送消费者。自今年5月美国取消中国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后,中国对欧出口进一步上升,截至9月,对欧网购低价商品出口额超2024年全年。意大利时装商会主席称,欧洲出口下滑、进口激增,大量超快充时尚产品从中国及远东涌入。针对问询,阿里巴巴称支持欧洲进出口,欧洲卖家借速卖通触达全球;亚马逊未评低价出口增长,仅称平台商品来源多元;Temu拒评,Shein未回应。

关于中国对欧出口增长是否属“贸易转移”,各方分歧明显。欧洲商业联盟、纺织协会等担忧低价进口冲击,意大利倡设保障机制限制部分中国进口,法国推动对中国化学品、汽车征税设配额。目前,欧盟委员会尚未裁定中国是否人为低价倾销。

德国工商大会外贸负责人建议,欧盟应优先通过WTO申诉处理非法补贴,仅“绝对必要”时采针对性措施。另有观点指出,人民币对欧元贬值压低了中国商品价格。瑞士教授西蒙·埃弗内特称,除中国钢铁外,无确凿证据表明中国因美国措施将出口转向欧洲,对东盟、非洲转移更明显。欧盟委员会表示,正收集数据确定需保护产品,以采“及时有效行动”护市场。

应对方面,关税配额实施快于反倾销关税,欧盟计划削减钢铁进口配额、将配额外关税提至50%,年底或对合金元素设保障措施。部分成员国采单边行动:意大利拟借欧盟回收成本机制,变相对中国快时尚征税;德国零售商Zalando等呼吁提前取消150欧元免税门槛。法、德等国还讨论中国投资的“本地含量”及技术转让要求。

对中国企业而言,欧盟贸易保护倾向升温或带来显著挑战。一方面,欧盟关税、配额及单边限制措施可能压缩出口利润,尤其依赖欧洲市场的轮胎、快时尚等行业,低价优势或被逐步削弱;另一方面,“本地含量”“技术转让”等潜在要求,可能迫使中企调整海外布局,增加合规成本。对此,部分中企已开始探索应对路径:头部车企、家电企业通过在欧洲设厂实现本地化生产,降低进口依赖;跨境电商平台则尝试优化供应链,联合欧洲本地商家推出适配区域需求的产品,减少对低价策略的依赖。同时,行业协会也在推动企业加强合规管理,积极参与欧盟贸易对话,争取更公平的市场环境。

周知·热点速览

欧洲19国领导人呼吁欧盟开展制度性改革提升竞争力

央视新闻报道,在欧盟峰会召开前夕,德国、法国、意大利、波兰等19个欧洲国家的领导人共同致信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呼吁欧盟推进“制度性彻底改革”,以全面提升欧洲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德国总理默茨与其他签署国领导人在这封于10月22日被披露的联名信中指出,若欧盟继续沿用当前庞杂的法规模式,欧洲将面临“竞争力丧失”的风险。


中方:望欧方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贸易分歧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0月22日就欧中官员同意在布鲁塞尔举行紧急会谈讨论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的有关提问时表示,中欧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我们希望欧方恪守支持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承诺,为各国企业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以实际行动维护市场经济和世贸组织规则,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贸易分歧。


空客在华第二条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在天津投产

新华社报道,空中客车公司在中国也是亚洲的第二条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10月22日在天津投产。这标志着这家公司在全球布局的该机型总装线已达10条,中国的产能将占到全球的五分之一。据悉,空客二线项目总占地约30万平方米,包括总装厂房、喷漆机库、最终装配及工作组机库等13个单体建筑。生产机型包括空客A319、A320和A321,目前总装首架飞机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


周知·智库观察

-中文智库文章推荐-

《AI全球治理,欧盟欲成为“第三极”》

作者:肖茜

来源: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

面对中美在AI领域全球领先态势,欧盟深感焦虑,担心因此失去战略机遇。新出台的战略体现出欧盟的三大用意:一是旨在加强AI在关键行业的使用,推动“人工智能优先”思维方式,涉及医疗保健、制药、能源、交通、制造、建筑、农业食品、国防、通信和文化等领域;二是将AI纳入战略自主议程,减少对美国的技术依赖;三是提高欧盟自身竞争力,尝试以制度+产业+基建为抓手,切入更高维度的竞争格局,并借助欧盟在规则制定上的传统优势,努力向规则输出者和标准竞争者的方向转变。从欧盟当前的技术基础和现实情况来看,成为“第三极”具有相当大的难度。首先,欧洲的AI技术与产业实力相对落后,尤其在核心 AI 技术、基础算法、算力平台、芯片设计、模型训练规模等方面,欧盟整体仍落后于美国和中国。其次,在推动创新方面,欧盟仍举步维艰。再次,在标准制定方面,欧盟面临内部一致性与成员国协调的难度。欧盟虽然在 AI 治理和标准制定领域具有优势,但想要在AI治理领域成为全球“第三极”,欧盟还须克服技术实力差距、创新动力不足、内部协调困难、标准吸引力有限、执行落地风险等种种挑战。


-外文智库文章推荐-

《欧洲就如何应对美军事依赖拟采取压力测试》

作者:Guntram B. Wolff

来源:布鲁盖尔智库

欧盟对美国的军事依赖在特朗普期间变得更甚,也引发反思。部分欧洲国家,比如丹麦,已经决定优先购买欧洲产品,而非美国产品。这其中的原因是多重的,一是美国军事产品产能有限可能对向欧洲交付带来风险;此外美国可能把亚洲而不是欧洲作为产品交付的优先对象;还有就是如果欧美关系继续恶化,不排除美国或中止对欧方的军事软件的升级。自2008年以来,欧洲自美进口军事产品大幅增加,这导致欧对美依赖更加严重,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比如空防、导弹,战斗机,以及一些支持性设施和服务等。

这种对美的战略依赖导致美国在譬如经贸领域政策也取得了对欧洲的谈判优势,这是有问题的。欧洲政策决策者应该评估对美国的这种依赖,同时发展战略管控风险。随着欧洲防务支出的提高,欧洲对关键武器的生产需要超过需求以逐渐减少对外依赖。

 

免责声明:由于时间水平有限,恐有疏漏错误之处,敬请原谅指正。以上内容外方言论,并不代表商会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