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商会活动

商会与贝克·麦坚时联合举办网络研讨会 深度解读IPI及欧盟医药监管新规

来源:欧盟中国商会
分享        

2025年9月23日,欧盟中国商会携手贝克·麦坚时(Baker McKenzie)联合举办网络研讨会,主题为“欧盟2025年医药监管视野:科技与医药市场的战略转变”。会议深入解析欧盟即将实施的医药法规改革和欧盟《国际采购工具》(IPI),旨在帮助中国企业系统把握欧盟监管变革趋势,提升合规与市场战略的前瞻性。


商会与贝克·麦坚时联合举办网络研讨会1.jpg

欧盟中国商会秘书长方东葵先生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欧洲监管环境正经历深刻变革,医疗技术与制药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与挑战。他特别强调,新出台的《国际采购工具》(IPI)将欧盟公共采购市场的准入与第三国市场的对等开放相挂钩,对中国企业在欧盟公共采购中的市场战略与竞争力产生直接影响。方秘书长呼吁企业增强前瞻性思维,兼顾合规、倡导与业务调整,并积极利用商会平台和服务,以获取及时洞察和实用指导。

会议邀请国际律师事务所贝克·麦坚时匈牙利公司合伙人、生命科学领域负责人赫尔加·比罗(Helga Bíró) 博士、该所资深律师马泰·拉茨科(Máté Laczkó)作主旨演讲,详细解读欧盟医药立法改革及医疗器械采购政策新动向。

商会与贝克·麦坚时联合举办网络研讨会2.jpg

赫尔加·比罗博士介绍,目前欧盟正在推进数十年来最雄心勃勃的医药法规改革,预计2026年正式通过,至2029年全面实施。核心目标包括:确保药品可及性,鼓励在所有成员国同步上市新药;应对药品短缺:加强供应链韧性,强化企业报告义务;激励创新,针对未满足的医疗需求,提供更长的数据保护期;强化环境与AMR治理:将环境影响与抗菌素耐药性(AMR)纳入上市评估。她提到,值得关注的是,欧洲理事会维持了8年的基础监管数据保护期,拒绝了欧盟委员会缩短至6年的提案,但引入了“有条件的保护机制”,若企业未满足特定市场准入与供应义务,相关保护资格可能被撤销。

商会与贝克·麦坚时联合举办网络研讨会3.jpg

马泰·拉茨科博士指出,欧盟对《医疗器械法规》(MDR)及《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法规》(IVDR)的评估正在进行。现有框架面临审批流程冗长、公告机构能力不足以及对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适应性不足的挑战。欧盟正研究短期与长期解决方案,包括 扩充公告机构能力、建立快速审批通道,以及加强与数字健康、制药法规的协同。评估报告预计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发布,后续改革方向值得重点关注。

IPI首次应用于医疗器械,中国企业迎来新挑战

研讨会另一焦点是IPI措施的最新适用。欧盟委员会已首次将IPI工具运用于医疗器械领域, 限制中国供应商参与超过500万欧元的大宗公共采购项目,涵盖医院集团、公共卫生基金等机构。措施不仅要求排除被认定为“中国”的供应商(包括受中国控制的欧盟企业),还规定中标者须确保产品中来自中国的材料或零部件比例不超过50%。该政策已于2025年6月30日生效,初始有效期5年,未来或将延长。尽管欧盟表示愿意就此与中国展开对话,但目前尚无公开谈判进展。

商会与贝克·麦坚时联合举办网络研讨会4.jpg

本次研讨会内容详实、信息前沿,为中国制药与医疗器械企业深入理解欧盟监管趋势、优化市场战略提供了宝贵的政策与法律视角。欧盟中国商会将继续紧密跟踪相关立法进程,并通过培训、研讨及政策解读等形式,为会员企业提供持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