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知》|欧方三度访美未果 中美保持“工作层沟通” 欧盟是否正转向中国成热议话题
编者按:本周,美“对等关税”余震不断。周一,欧盟贸易委员谢夫乔维奇第三次前往华盛顿,希望与美国达成“零对零”关税,然而再次铩羽而归。美对华关税再加码,商务部表示中方将坚决反制,奉陪到底;同时中方也提到,中美保持工作层面沟通。关税紧张局势中,中欧合作态势更加凸显,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访华,预计中西未来合作增速;外贸上,中欧贸易第一季度进出口超1.3万亿人民币;安全领域,欧盟磋商设立“欧洲防务机制”基金;在柏林,德国联盟党与社民党达成联合执政协议。感谢阅读欧盟中国商会《周·知》,订阅中英双语版请致信info@ccceu.eu。祝阅读愉快,周末愉快!
周知·重点聚焦
美国“对等关税”持续冲击全球经贸稳定。有媒体报道,欧盟正通过密集的贸易谈判和峰会,展开一场全球“魅力攻势”。自2025年初以来,欧盟已与墨西哥、马来西亚、印度、南非等国重启或深化贸易谈判,并寻求与加拿大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近日表示,欧盟将进一步转向亚洲。
欧盟为削减关税频繁对美侧近但效果甚微
4月14日,欧委会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的委员谢夫乔维奇再度启程奔赴华盛顿,这已经是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谢夫乔维奇第三次踏入美国。4月7日,欧盟向美国提出“零对零”关税,即美欧双方互免汽车和工业品关税但遭特朗普拒绝。特朗普表示,这一提议还不足以让他让步。“不,我们不接受。”
据悉,本周谢夫乔维奇对美谈判的核心观点依旧是美欧“零对零”关税,但是美方态度坚决。彭博社报道称,欧方被告知,尽管一些汽车关税可以通过增加来自美国的投资、生产和出口来抵消,但对欧盟的大部分关税将保持不变。会面结束后,谢夫乔维奇在社交媒体X上发帖说:“欧盟愿意与美国就关税问题达成公平协议,包括对工业品施行‘零对零’关税以及在非关税壁垒方面实现互惠合作。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双方共同做出重大努力。”
欧盟经济专员东布罗夫斯基斯表示,贸易战对美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比欧盟更深。欧委会数据显示,到2027年关税将导致美国GDP下降0.8%至1.4%,对欧盟的影响仅为GDP的0.2%。
4月17日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前往白宫,代表欧盟与美国围绕近期的关税问题谈判,梅洛尼寄希望于达成欧委会无法推动的美欧合作保证。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政策研究员阿尔贝托·里齐(Alberto Rizzi)分析称,当前美欧达成关税共识的概率很低,但是梅洛尼的访问有利于美欧后续谈判接触。
美国对华关税最新进展
美国白宫在官网的最新声明表示,由于中国采取报复性措施,美对华关税疯狂增至245%。4月8日美国对华关税从原本的34%提高至84%,加上原本20%的关税基础已经高达104%,4月10日中方反制后美方将关税再度提升至145%,如今对部分特定商品,例如医用注射器的关税已经飙到245%......关税暴露美方经济霸凌的本色,沦为一场数字游戏。
世界第一第二大经济体的关税战持续牵动各方高度关注。针对记者提问商务部是否在工作层与美方有沟通,或将在近期与美国展开沟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中国商务部与美方对口部门一直保持工作层沟通。中方的立场一直很明确,对于美方进行经贸领域磋商持开放态度。单边加征关税措施完全由美方发起,解铃还须系铃人。”
关税博弈下中欧释放互利共赢信号
除了美欧关税谈判。“欧盟是否正在转向中国?”成为欧盟内部的热议话题。南华早报报道称,欧盟官员表示:“我们对新的机会持开放态度”;也有官员认为:“当前从美国和中国的合作中得到的东西是有限的,重点是让欧洲更加强大。”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成为美国关税战局势不断升级以来第一位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的欧洲领导人。桑切斯首相表示,欧方坚持开放自由贸易,致力于维护多边主义,反对单边加征关税。访问过程中,中国与西班牙签署了经贸、科技等多项合作文件,并共同发表了两国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
当前,美国关税之剑高悬,国际社会围绕经贸关系的访问、谈判、协定增多走深。中国与欧盟加强对话协商,提出重启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玉渊谭天”表示,中欧双方团队已经开始接触。除了电动汽车领域,中欧高层还围绕共同应对美国关税、市场准入、贸易救济对话机制等领域达成重要共识。站在中欧建交五十周年的关键时刻,互利共赢日益成为中欧携手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
周知·热点速览
中欧贸易持续升温,一季度进出口超1.3万亿元人民币
据中新网,国新办4月1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一季度进出口情况。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对欧盟进出口总额达1.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相当于每分钟逾1000万元贸易往来。消费品、高技术和农产品领域双向流通活跃,特别是高端装备、工业机器人等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大幅增长。王令浚指出,中国和欧盟经济总量合计超全球的三分之一,双方都是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倡导者、世贸组织的坚定维护者和支持者,在许多方面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空间。
中西能源合作提速,储能成中企布局新焦点
据网络媒体,西班牙首相桑切斯4月11日在京会见多家中国企业,聚焦汽车、电池、储能等新能源产业链。宁德时代、远景科技、中国能建、协鑫集团、采日能源、海辰储能等企业纷纷披露在西班牙的投资进展与合作愿景。西班牙正加快“光伏+储能”一体化转型,并推出近7亿欧元补贴计划吸引储能投资。中企借助本地化布局与产业协同,拓展欧盟市场机遇,助力欧洲绿色转型。分析认为,在美关税压力下,中欧在新能源领域有望加速互补合作。
中国愿与欧盟共同捍卫国际贸易规则
据人民日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4月14日表示,美方将关税作为极限施压、谋取私利的武器,严重损害包括中国和欧盟在内的世界各国利益。中方愿同包括欧盟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捍卫国际贸易规则和公平正义。
林剑指出,中欧是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双方贸易体量超过全球贸易四分之一,均为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倡导者、世贸组织的坚定维护者和支持者。欧中致力于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全球经济贸易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双方和世界的共同利益。
商务部回应美方关税再加码
据澎湃新闻,4月16日,中国商务部就美方加征对华关税问题作出回应。此前,美方发布事实清单称,因中国对美采取“对等关税”报复措施,目前中国出口至美国的部分商品面临最高达245%的累计关税。商务部指出,这种做法表明美方滥用关税工具已达到非理性程度,并强调若美方继续实质性损害中方利益,中方将坚决反制,奉陪到底。
贸发会议成员呼吁坚持多边主义
新华社4月16日报道,联合国贸发会议理事会15日举行特别会议,讨论非洲经济发展问题。与会成员普遍呼吁坚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陈旭指出,美国滥施关税挑起贸易战,严重影响发展中国家发展。中方呼吁各方共同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
欧盟磋商设立“欧洲防务机制”基金
据新华社,欧盟成员国财长4月12日就设立“欧洲防务机制”共同基金展开磋商,旨在通过集中军购减少成员国债务负担并提升防务协同效率。该基金或将依据政府间条约设立,并吸纳非欧盟国家参与。报道称,该机制可借鉴“欧洲稳定机制”,技术上相对简单,已获得部分成员国初步支持。
德国联盟党与社民党达成联合执政协议
据新华社报道,由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组成的德国联盟党与社会民主党于4月9日就联合执政达成一致,并公布联合执政协议。协议包括减税、收紧难民政策、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等内容。德国联盟党总理候选人默茨表示,该协议对德国公民和欧盟都是“强烈的信号”。
周知·智库观察
-中文智库文章推荐-
《特朗普的执政取向及其影响》
作者:赵明昊
来源: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
中国需要在深入探究“特朗普冲击”的基础上,思考如何运筹中美长期战略博弈,避免被美国鹰派势力带入其制造的“竞斗漩涡”。未来一个时期,“美强中弱”的实力对比格局难以轻易改变,但美国也有不少劣势,如国内分裂加剧、盟友疏离之忧、信誉损耗挑战等。美国对华压制具有“似攻还守”的特征。中国既要不惧美国的战术攻势,也要看清美国的战略守势,须妥善处理国内与国际、发展与安全、稳定与进取、合作与竞争这四组关系,持续做好“补短板、强弱项”的工作,为应对更为激烈、复杂和高风险的中美博弈做好各方面准备。
-外文智库文章推荐-
《重构全球贸易体系用户指南》
作者:斯蒂芬·米兰
来源:Hudson Bay Capital
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直主张改革全球贸易体系,促使美国工业在全球更公平的环境中竞争。我们或许正站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代际变革的门槛上。
当前的经济失衡根源在于美元长期被高估,而这种高估源于对美元储备资产的刚性需求。这不仅抑制了国际贸易平衡的发展,也使美国在为全球提供储备资产和军事防护方面面临愈加沉重的负担,其中制造业和贸易领域承担了大部分代价。
本文旨在归纳可用于重塑现有体系的工具,并探讨其带来的权衡与可能的政策应对。文章并非政策倡议,而是试图理解未来重大贸易或金融政策调整对市场的潜在影响。
关税可以为财政提供收入,如果辅以本币汇率调整,可将通胀等不利影响降至最低,这在2018—2019年的经验中已有体现。尽管汇率调整可能削弱对贸易流量的直接控制,但关税的实际承担方是被征税国,其购买力和财富将因此下降;而额外的财政收入则有助于在储备资产供应方面实现成本共担。文中讨论了关税在国家安全背景下的多种实施方式,并探讨了在现有税制框架下的最优税率设定。
相比之下,旨在纠正他国货币低估的汇率政策则涉及一套截然不同的考量。尽管传统观点认为货币低估无法通过单边手段解决,作者指出仍存在多边与单边调整的潜在渠道,并提出相应的副作用缓解措施。
免责声明:由于时间水平有限,恐有疏漏错误之处,敬请原谅指正。以上内容外方言论,并不代表商会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