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知|欧盟汽车行业计划出台,中国对欧洲依然“抱有信心”
编者按:阳春三月,欧委会推出多项最新政策规划,中欧合作机遇可期。3月5日欧委会宣布“汽车行动计划”,聚焦汽车行业创新发展、维护供应链韧性、巩固全球竞争力。同时,欧盟还启动“欧洲钢铁行业未来战略对话”并呼吁对资本市场进行统一监管。经济方面,欧央行再次降息,以提振经济复苏。中欧关系方面,外交部长王毅表示,中国对欧洲依然抱有信心。商务部长王文涛也与德国海乐首席执行官会面,双方达成未来合作共识。本周,全国两会隆重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表示,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年初中国外贸表现总体平稳。感谢阅读欧盟中国商会《周·知》,祝周末愉快!
周知·重点聚焦
3月5日,欧盟委员会宣布“汽车行业行动计划”,旨在为正处于关键转型期的欧洲汽车产业注入“强心针”。资料显示,汽车行业占欧盟GDP的7%,并提供约1400万个就业岗位。面对全球技术变革加速、供应链风险加剧以及竞争日益激烈的挑战,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于今年1月发起了“欧洲汽车业未来战略对话”,5日公布的行动计划正是过去近三个月对话的阶段性成果。该计划旨在推动汽车行业的稳健和可持续发展,并帮助释放其创新能力。
冯德莱恩强调,“我希望看到欧洲的汽车工业能够走在前列。我们将促进欧盟内部生产,避免战略依赖,尤其是在电池生产方面。”欧盟委员会可持续交通和旅游业委员阿波斯托洛斯·齐齐科斯塔斯(Apostolos Tzitzikostas)表示,该计划将帮助欧洲汽车制造商、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保持“创新性、竞争力并牢牢扎根于欧洲”。
欧方报告中的汽车行业行动计划涵盖四大重点内容:
一、加速创新与清洁交通转型
欧盟强调,欧洲车企必须在AI驱动的、互联和自动驾驶汽车制造领域占据市场领导地位。为此,欧盟将专门成立“欧洲互联与自动驾驶汽车联盟”,汇聚欧洲汽车行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下一代汽车技术的发展,并协力开发所需的共享软件和数字硬件平台,为相关技术落地提供支撑。同时,欧盟将建立大规模测试平台和沙盒监管,为创新者提供充分的试验和完善技术的自由空间。
此外,欧盟将在2025-2027年间提供10亿欧元投资支持,资金来自“地平线欧洲计划”。另外,欧盟还将拨款5.7亿欧元,加快完善充电基础设施。行动计划还提出进一步支持汽车行业员工的技能提升与再培训,并承诺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帮助。
二、更灵活的合规方式
在汽车行业多次呼吁下,考虑到近期欧洲电动车销量放缓,欧盟委员会承诺推出一项新的修订案。如获通过,这项修订将允许车企在2025-2027年期间,以三年平均的方式计算其合规表现。企业可通过某一年或两年超额达标的表现,来弥补其他年份的短期不足,同时整体保持2025年目标的原有减排力度。
与此同时,为刺激零排放汽车需求,欧盟将推出提高电池健康透明度、提升电池可维修性等措施,并鼓励成员国出台更多消费者购车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
三、强化供应链韧性
确保欧洲具备具有竞争力的电池产业,并覆盖产业链的各个关键环节,是当前的战略重点。为此,欧盟将提供18亿欧元,用于创建安全、有竞争力的电池原材料供应链。一方面,欧委会将借助创新基金等渠道,为欧洲本土生产提供融资支持;另一方面还将研究直接生产补贴等措施,并引入非价格因素,如对供应链韧性的强制要求,以促进关键零部件的本地生产。
四、提升行业全球竞争力
面对来自中国与美国的竞争压力,欧盟将继续与全球贸易伙伴开展谈判,改善市场准入条件,为欧洲汽车行业争取更多原材料供应渠道。欧洲新闻电视台(Euronews)表示,欧盟委员会特别提到,印度是欧盟潜在的“志同道合”贸易伙伴之一,双方未来有望达成有利的贸易协定。欧盟委员会还将提出措施,确保外资在欧盟汽车行业的投资真正有利于行业长期竞争力。与此同时,委员会也将推动简化监管,为欧洲车企减轻行政负担。
针对该行动计划,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表示,行动计划体现了欧委会的务实,但“关键措施仍然缺失”,“要想真正推动汽车行业转型,迫切需要更积极的基础设施建设、刺激需求的激励政策,以及降低制造成本的措施,涵盖汽车、货车、卡车和公共汽车。”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行动计划只是提案,相关措施仍需通过正常的立法程序得以最终确立。
3月6日,欧盟中国商会汽车工作组(AWG)针对“行动计划”发表声明。工作组对行动计划中提出的多项关键措施表示欢迎,致力于与所有利益攸关方达成合作。但工作组对欧盟拟放宽车企碳排放规则表示关切,担忧这一提议可能会扰乱短期内欧洲电动汽车的销售,并从长远来看削弱欧洲投资环境的稳定性。工作组强调将持续推动中欧合作,助力欧洲汽车行业的绿色转型。
周知·热点速览
国务院总理李强: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这一目标基于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和有利条件,既符合稳就业、防风险、改善民生的需求,也与国家的中长期发展目标保持一致。
王毅谈及中欧关系:中国对欧洲依然抱有信心
3月7日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7日在两会记者会上谈及中欧关系。他表示,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回顾双方半个世纪的交往,最宝贵的经验是相互尊重,最强大的动力是互利共赢。中国对欧洲依然抱有信心,也相信欧洲可以成为中方信任的伙伴。双方有能力、也有智慧通过友好磋商妥善解决存在的问题,共同开辟下一个值得期待的50年。
商务部部长会见德国海乐首席执行官,就未来合作达成共识
据商务部,3月4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德国海乐集团首席执行官福格特。王文涛表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希望海乐集团坚定投资中国、扎根中国,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多安全优质的产品。福格特表示,海乐集团在华发展一直势头良好,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和消费市场潜力充满信心。
中国外贸开年表现平稳
据中国日报,海关总署3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两个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3.4%,进口同比下降7.3%。这两个月,中国外贸表现平稳,达到6.54万亿元人民币,这比去年同期小幅下降了1.2%,但剔除不可比因素影响后,1月至2月中国外贸总值同比增长1.7%。
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启动“欧洲钢铁行业未来战略对话”
据欧委会,当地时间3月4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召集欧洲主要行业领袖、社会伙伴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启动“欧洲钢铁行业未来战略对话”,旨在应对该行业面临的关键挑战,确保其继续作为欧洲经济的主要推动力取得成功。此次磋商结果将纳入《钢铁和金属行动计划》,解决与该行业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欧委会将呼吁对资本市场进行统一监管
3月6日,据“欧盟动态”报道,欧盟委员会将在即将发布的资本市场一体化沟通文件中呼吁对资本市场进行“高效且统一的”监管。欧盟金融市场监管机构总部位于巴黎,包括卢森堡和爱尔兰在内的多个成员国强烈反对监管集中化,他们认为此举是法国试图加强对其他国家资本市场控制的手段。
欧央行第六次降息,未来降息空间或收窄
据新华社3月7日报道,欧洲中央银行6日宣布,将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分别下调25个基点。这是欧洲央行自去年6月以来第六次降息。分析人士指出,欧元区通胀回落趋势符合欧洲央行预期,但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加剧其决策复杂性,未来进一步降息空间或将逐步收窄,利率政策或将更难抉择。
周知·智库观察
-中文智库文章推荐-
《全球开放下进口竞争与企业数字化转型:激励还是抑制》
作者:王静,王怡静,宋建
来源:《世界经济》
在持续扩大对外开放背景下,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在全球开放背景下,进口竞争显著激励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且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进口竞争主要是通过增加海外高管数量和提高管理效率的管理层决策渠道,以及增加创新投入和人力资本提升的逃离竞争渠道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而以降低生产成本和缩减企业规模的低成本竞争渠道作用并不显著;进口竞争对非国有、低融资约束、高新技术以及东部沿海的企业激励效应更大,同时实现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企业抵御进口竞争对经营绩效造成的负向冲击。
-外文智库文章推荐-
《为何欧盟当前尚不需要金融市场统一监管机构?》
作者:Apostolos Thomadakis, Head of Research at the European Capital Markets Institute
来源:European Capital Markets Institute
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于2023年11月发表讲话,提出建立欧洲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构想,这一提议标志着从当前分散化的监管体系向集中化、全欧盟统一监管机构的重大转变,由此关于欧洲资本市场监管的讨论持续升温。然而,从现有状态直接跃升至一个完全成熟的欧洲证券交易委员会,无疑是一个极端的跨越。因此,当前的重点应放在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协调,通过“单一监管”的模式推进合作,这将成为迈向统一监管机构的重要过渡阶段,并确保未来向欧洲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演进可行且可持续。
免责声明:由于时间水平有限,恐有疏漏错误之处,敬请原谅指正。以上内容外方言论,并不代表商会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