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最新资讯>商会新闻

《周·知》| 欧委会《国际采购工具》首个调查或“剑指”中国 欧盟农业委员将率庞大代表团对华“深度访问”

来源:欧盟中国商会| 发布时间:2024-04-19
分享        

编者按: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又作。欧盟大选前,欧委会对华继续“出牌”,据外媒,欧盟拟使用新工具《国际采购工具》对中国医疗器械采购进行调查,或导致中企在参与欧盟内相关领域招标时受限。一边是政治化经贸问题的“去风险”,一方面是推进对华访问与合作:当德国总理朔尔茨完成三天三城访华之旅回到欧洲,欧盟农业委员沃伊切霍夫斯基马上就要率领一个有70多家欧洲农食企业机构的庞大代表团,对中国进行为期一周的“深度”访问;与此同时,4月23日,中欧则将举行关于药品的双边对话。布鲁塞尔这边,欧盟国家领导人这两日正举行峰会,认为重振经济是当务之急;为提高光伏制造业韧性,欧委会日前签署《欧洲光伏宪章》;汽车领域,欧洲3月汽车销量同比下降2.8%,市场需求疲软;降息周期逼近,欧洲央行官员称预计今年或将有三到四次降息;在西班牙,中国汽车制造商奇瑞在巴塞罗那签约建立首家欧洲工厂;在荷兰,伊利欧洲创新中心庆祝成立十周年……感谢阅读欧盟中国商会《周·知》,订阅中英双语版请致信info@ccceu.eu。祝周末愉快!

周知.jpg

周知·重点聚焦

据彭博社4月15日独家报道,欧盟拟对中国医疗器械采购在其新工具《国际采购工具》(International Procurement Instrument, 或IPI)项下展开调查,或将于近日宣布,这或导致欧盟限制中国企业参与欧盟内相关领域的投标。

IPI的提案背景可追溯至2012年3月,欧委会提出关于国际政府采购机制条例首个提案,指出须使用政策性工具改善欧盟同非欧盟国家间在政府公共采购领域的“不对等”关系。欧盟还援引了一系列研究文章,其中多半针对工程领域,指责中国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未开展无差别的国际招标,如三峡大坝工程和高铁工程等。因此,虽然官方口径中IPI针对的是所有非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政府间采购协议(GPA)成员国,但实际上对于中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该提案未能在理事会获得必要支持。

2016年1月29日,欧委会通过修正提案。值得注意的是,在该版草案中,欧盟已经开始不掩饰其对中国的针对性,明确提到了中国中标了价值3.52亿欧元的欧盟资金工程项目。然而,欧盟成员国仍有重大分歧。2021年葡萄牙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采取新途径推进相关进程,5月,葡萄牙达成技术层面妥协文本获欧盟成员国代表同意。6月,理事会宣布,欧盟成员国同意与欧洲议会就创建IPI开启谈判;2021年12月,理事会、欧委会和议会就IPI的三方谈判开启;2022年1月,法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把发展单边经贸工具包括IPI等列为经贸政策重点;3月14日,理事会、欧委会和欧洲议会在就IPI举行最后一次三方谈判上达成一致。

2022年6月底,欧盟委员会通过了国际采购工具法案(IPI),该法案于2022年8月底正式生效,有效期5年。已经加入GPA的国家或者与欧盟就开放政府采购签订双边协议的国家不受该工具影响。而我国虽然早在2001年便加入了WTO,但是目前尚不是GPA成员国,也未与欧盟签订开放政府采购的双边协议。

普遍认为,该法案的正式生效,将极大地限制来自非GPA成员国企业参与欧盟国家政府采购项目,尤其对中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将对在欧盟经营的中国企业产生重大影响。

此次欧盟拟对中国医疗器械采购展开的调查,是其首次被动用。

2023年,商会与罗兰贝格对180家次在欧中企和机构展开深度调研,结果表明,21% 的受访企业表示IPI将对其业务造成一定或极大负面影响。受访中企表示,该条例推出或限制中企参与欧盟公共项目竞标的资格。

事实上,在政府公共采购方面,中欧双方一直“保持沟通”。在去年9月举行的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中,中方表示,中国的政府采购对内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并且希望欧盟支持中国尽早加入GPA。

在我国政府采购中,外资企业享受着平等待遇。

政策文件方面,2021年10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落实平等对待内外资企业有关政策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保障内外资企业平等参与政府采购,在政府采购活动中落实平等对待内外资企业的要求,平等维护内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以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政府采购市场体系,促进政府采购公平竞争。

2022年,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提及,“针对医疗等重点产业链举办招商对接等投资促进活动” 。

2023年8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强调,“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在政府采购方面,“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中国境内生产’的具体标准。研究创新合作采购方式,通过首购订购等措施,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创新研发全球领先产品。”

进口关税方面,2021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目录的通知》。相关目录包含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设备、正电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扫描系统、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等高端医疗设备。对于此类设备,达到一定销售业绩要求即实行进口免税。

今年1月1日起,关税开启新一轮调整,部分药品和原料进口暂定税率调整为零。医疗器械方面,医用可解脱弹簧圈、颅内取栓支架、人造关节、人工心脏瓣膜、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平板探测器等产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

但这些努力似乎并不足以平息外部的质疑。为了其所坚持的在经贸领域的“对等”, 欧盟近年来已经策划出台了《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欧洲经济安全战略》、《外国补贴法规》等一系列经贸政策,对非欧盟企业投资、贸易、参与公共采购及其他正常经营造成限制。

随着全球贸易政策的变化和保护主义抬头,国际政府采购市场或将继续是中欧等主要经济体间竞争与合作的焦点之一。对话和合作是缓解紧张关系、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关键。如何进一步在这些领域开展经贸对话和互信建设,找到平衡双边利益与维持健康双边经济关系的策略,是对中欧双方关系发展的重要考验。 

中国海关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2月,中国对欧盟的电动汽车出口量下降了近20%,从一年前的94,102辆下降至75,626辆,出口额也下降了三分之一。

这一大幅下滑不仅是数字上的减少,还代表着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遭受的挑战。相关分析人士将其归结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实施的“双反”调查以及新的进口登记法规等贸易保护措施影响的直接结果。

2023年10月,欧盟正式启动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双反”调查,即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比亚迪、上汽集团和吉利等中国公司均在重点调查名单之中。所涉产品是主要设计用于包括驾驶员在内的九人或九人以下的运输,仅由一个或多个电动机驱动的新型电池电动车。此举旨在调查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是否获得了“不公平”补贴,从而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进而扭曲了欧盟汽车市场。

2024年3月6日,欧盟公布了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为期9个月海关进口登记的实施法规,这项措施自3月7日起生效。此法规的实施,预示着欧盟未来可能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车征收追溯性关税。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欧盟从中国进口电动汽车的总价值大幅下降,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归因于汇率波动以及中国商品价格的相对下降。从中国电动汽车总出口来看,在过去的两个月里,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量增长了8%,达到248,211辆,但电动汽车出口额同比下降了13%。

此外,中国电动汽车在2024年初出口量和出口额的下降,可能还受到季节性因素的影响。2024年2月经历了中国的春节假期,有效工作日减少,传统上制造业也会进入生产淡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市场活跃度,进而影响了电动汽车的出口情况。

在西方围堵之下,中国电动汽车行业表现出活力与韧性,正在转向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伙伴国这一极具潜力的市场。RCEP是涵盖亚洲15个国家,旨在降低贸易壁垒和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多边自由贸易协议,目标在未来几年内取消成员国间高达90%的进口关税。

2024年1-2月,中国对RCEP合作伙伴的电动汽车出口在同期增长36%,其中,对韩国、印度尼西亚和日本的电动汽车出口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倍、7倍和1倍。

面对全球新能源浪潮,中国与RCEP成员国合作领域广阔,前景良好。东盟国家的电动汽车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一方面,东盟国家正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汽车产业基础。《2023年东盟投资报告》指出,目前,全球前十大电动汽车制造商都在东盟经营发展,其中9个在该地区积极投资并持续扩张。另一方面,在全球低碳化转型的背景下,许多东盟国家也制定了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战略和配套政策,中国是电动汽车行业的全球领跑者之一,双方在电动车领域的合作具有非常强的协同性、互补性。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通过加强与RCEP成员国的贸易关系,不仅能够扩大其市场份额,还能够加深与这些国家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链整合方面的合作。

除此之外,中亚地区也开始成为中国电动汽车的另一个新兴出口目的地。今年前两个月对该地区的出口量也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3倍。

逆风之下,站稳脚跟实属不易。但我们看到,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正在积极寻找新的出口机遇,加速产业升级和国际化进程。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中国电动汽车的竞争力,还将深刻影响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


周知·热点速览

德国总理朔尔茨结束三天三城访华之旅

4月16日,德国总理朔尔茨结束了为期三天的中国之行。这是其不到两年内的第二次来华。两次访问德国在华企业,两次与中国大学生交流,朔尔茨甚至还专门给自己安排了两次与两座不同城市亲密接触的“城市漫步”。他还把记录其中国之行的视频放到自己的TikTok账号上,一系列的行动,展现着朔尔茨对于深入了解中国的愿望。

在访华行程最后一天,朔尔茨用两个“良好”形容了他此次中国之行的感受,他说,“德中关系发展良好”,“对德中两国企业界的紧密良好合作印象深刻”。在此行中,他明确表示反对“脱钩”并用“最重要”“紧密”“双方都从中获益”等一些关键词,形容两国经贸往来。他还指出,德中合作对全球未来至关重要。


欧盟农业委员率庞大商务代表团访华一周

据欧委会发布的日程,欧盟农业委员沃伊切霍夫斯基将于4月21日-27日访问中国,以促进对华出口。随他一同访华的是72家欧盟农食企业和机构等,代表来自17个欧盟国家的欧盟农业食品公司和组织及4个欧盟协会,主要行业有饮料、糖果、乳制品和奶酪、水果和蔬菜、肉类和橄榄油等。在中国,沃伊切霍夫斯基先生的行程将覆盖上海、深圳和北京,他将参加地理标志、Anuga Select China 展会等,并举行多个高层会见会谈。


中欧药品对话将于4月23日在布鲁塞尔举行

据欧委会发布的日程,中欧药品对话将于4月23日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将讨论相关药品政策,行业情况、新合成药、国际论坛协同及未来合作方向等。


欧洲市场需求疲软,3月汽车销量下降2.8%

据彭博社报道,欧洲3月汽车销量为138万辆,同比下降2.8%。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方面表示,部分原因是利率上升、经济增长放缓,以及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正逐步取消,导致市场需求疲软,汽车制造商面临压力。此外,电池动力汽车的销量下降了11%,其中,德国、瑞典和挪威的需求下降明显。


欧洲央行:今年可能会有三到四次降息

据彭博社4月19日消息,欧洲央行管委西姆库斯表示,今年可能会有三到四次降息。欧洲央行可能会在夏季连续进行降息。


欧盟推出的《欧洲太阳能宪章》

4月15日,欧盟官方网站宣布,欧盟委员会正式通过《欧洲太阳能宪章》,全力支持欧洲本土太阳能制造业。该文件指出,欧洲太阳能组件的大部分需求来自于单一供应商中国的进口,这将带来风险。为实现部署率、增强供应安全并降低供应链中断风险,必须多样化太阳能组件来源,提升欧洲太阳能价值链。


奇瑞将开设首家欧洲工厂 西班牙首相出席签约仪式

据埃菲社4月19日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奇瑞当天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自由贸易区签署了在当地生产电动汽车的协议,预计首先投产的将是奇瑞欧萌达车型。报道称,经过数月谈判,西班牙Ebro-EV汽车公司于16日与奇瑞方面达成了协议。协议标志着该中国汽车制造商首次进入欧洲(设厂),该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三季度启动。


伊利欧洲创新中心高标准实验室正式启用,创新投入持续加码

据每日经济新闻,荷兰当地时间4月18日,伊利欧洲创新中心迎来成立十周年的里程碑时刻,以“进化向新,智链未来”为主题的伊利欧洲创新中心升级暨全球母婴营养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隆重举行。


欧莱雅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8.3%,中国市场同比增长6.2%

据路透社,4月18日,法国品牌欧莱雅发布2024年一季度业绩,期内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8.3%,达到112.4亿欧元(约合865.8亿元人民币)。按地区来看,欧洲、北美地区仍双位数增长。北亚地区同比下滑1.1%至28.34亿欧元,其中,中国市场同比增长6.2%。


周知·智库观察

-中文智库文章推荐-

《合作是德国唯一的保障》

作者:刘作奎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德国总理朔尔茨刚刚结束了从周日开始的为期三天的访华之旅。陪同他访华的有环境部长施特菲-莱姆克、农业部长杰姆-奥兹德米尔和交通部长沃尔克-维辛,这表明此次访问对双方都非常重要。

中德关系的历史轨迹表明,务实合作是双边关系的基石。相反,走向意识形态对抗的努力却扰乱和破坏了双方的伙伴关系。在经济全球化和相互依存的原则下,中德关系在强大的战略互信和开放的交流中蓬勃发展。其中,经贸关系是中德关系的关键所在。半个世纪以来,德国已成为中国在欧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双边贸易额占中欧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德国在中国的投资占欧盟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这一事实凸显了两国经济相互依存的共生性质。


-外文智库文章推荐-

《促进经济安全的产业政策》

作者:Maria Demertzis

来源:布鲁盖尔

未来五年,经济安全无疑将是欧盟委员会领导层的首要任务之一。为了确保经济安全,欧盟将需要使用至今仍广受争议的产业政策概念。换句话说,就是政府干预市场力量,促进其认为具有战略意义的部门和企业的发展。但是,如果要使这些政策对欧盟的经济增长积极影响,欧盟就必须明智地使用这些政策。

确保经济安全意味着需要实现两个目标。首先是 "去风险"。随着世界经济日益分化,仅以增长和利润最大化为基础优化生产是不合理的。为了确保业务的连续性,企业还必须优化其供应链,同时实现多元化并提高其弹性。事实上,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欧盟必须经历如此巨大的能源冲击,方才意识到供应链多元化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涉及能源这样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上。


免责声明:由于时间水平有限,恐有疏漏错误之处,敬请原谅指正。以上内容外方言论,并不代表商会立场。